开启辅助访问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现在注册 找回密码 切换到宽版
川崎北京金港店
宗申赛科龙
银钢摩托
天津善驰轮胎

威风堂机车网-论坛

查看: 4774|回复: 2

听到有人抱怨——为何没有火车经停北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5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何没有火车经停北京?

首先,这个问题是 2013 年提的,年代有点久远的历史情况。

过去的时候,也并非所有的车都以北京的火车站为终点,这里不仅仅指北京站,也包括北京的其它车站。

对于北京站来说,曾经经停北京站的车次,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有:哈尔滨 - 泰州,哈尔滨 - 广州,沈阳 - 广州等;

对于北京南站来说,曾经经停北京南站的车次有:石家庄 - 秦皇岛等,老南站(在没建高铁站之前)就更多了,但因为太久远我不了解情况;

对于北京西站来说,曾经经停的车次有:大同 - 秦皇岛(不太确定,坐过一次,记不得发到站了)等;

所以,可以肯定的说,经停北京的火车是有的,但确实很少,这是为什么呢?看图

这是北京地区大概的普速线路的连接线,不包括地下直径线,大概是这样子,所有交叉点都不互联(更准确的图下面会贴)。

先说北京站:

可以看到的是北京站是一个尽头式车站,股道图是这样的:



根据图可以看出来:车开进北京站以后,就到尽头了,需要外面再换挂一个车头才能开出去。火车没有办法“经停”北京站,这种模式只能终到(在地下直径线没修好之前),所以大部分列车就选择了终到北京站而不是经停,即使对于经停的车次,因为需要换挂车头,所以在北京站停车时间都比较长(哈尔滨 - 泰州的车停了 21 分钟)。

与北京站相似的还有北京北,再说北京西站:

北京西站不是一个尽头车站,但它两头接的分别是京九铁路和京广铁路,看中国地图就知道了,京广铁路主要途经:北京 - 石家庄 - 郑州 - 武汉 - 长沙 - 广州,京九铁路主要途经:北京 - 霸州 - 衡水 - 商丘 - 阜阳 - 九江 - 南昌 - 赣州 - 深圳 - 九龙,近似于两条平行线。

那么就很少有车需要从京广绕行北京到京九线上,因为这两条线有很多距离更短的联络线,没必要绕北京。

可能有人会说,那可以从北京西去天津啊,这个确实可以,但同样也很绕,看下图:




从南边去天津,有很多条路可以走,如果走北京,就是蓝色箭头的方向,其实这条路是很绕的。

通常来说,火车会选择从石家庄转向衡水,到霸州,经津霸线到天津,再去东北方向(红色箭头),大部分火车都是这样走的,绕过了难走的北京西站,选择停站天津,因为北京地区线路太繁忙了,这种车如哈尔滨 - 汉口就是这样走的。

未来,当天津 - 保定铁路修好以后,走绿色箭头就更快捷了。

过去只有极少数车会绕北京,这些车一般是石家庄 - 承德这种走法,因为这种走法走北京是最近的。

当然了,也不排除特别奇葩的车,比如 Y516 次,走法是石家庄 - 衡水 - 德州 - 沧州 - 天津 - 北京西 - 沙城 - 张家口南。

最后说北京南站:

北京南站其实是更方便哈尔滨 - 广州这种车走的,但北京南站不办理普速车业务,这个规定其实很奇怪,北京南站是具备接发普速车的条件的,也预留了 5 条线,不清楚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但北京南站确实有经停的车次,如石家庄 - 秦皇岛的动车就经停北京南。

北京南布局图:

其中 1-5 站台就是普速车可以停靠的站台。

所以,总结下来,北京三大站各自有各自的原因(大多是人为的——建设者的思维意识)导致经停的车次极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只是数量很少。

北京地下直径线:北京枢纽北京站至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

北京地区铁路规划(老图):


直径线在北京站的规划图:

直径线的意义:北京站到北京西的火车开通,车次现在每天只有一班,这样设计会不会浪费铁路资

源?

打通以后,北京站再也不是尽头车站了,北京站就可以与北京西联通,以后石家庄 - 承德的线路就可以走直径线了。

如果此规划能够正确的推进的话,那么未来经停北京的车可能会多起来,当然,这需要观望一下,因为需要升级改造的东西还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6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资料都有,也是专业的大咖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秃子收车
碣石阿烈点单车 杜卡迪

QQ|手机版|小黑屋|威风堂机车网-论坛 ( 京ICP备17057880-1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042 )联系:13701124377

GMT+8, 2024-12-4 10:59 , Processed in 0.17773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