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佳文 图片:John de Koning
如今放开二胎,许多家庭又可以找回祖辈“热(fu)闹(dan)”的感觉,当然还比不上真正的“人丁兴旺”。不过话说回来,家里孩子多了,有的很争气,也总会有不受待见的熊孩子。就像每个厂商都会有热销的产品,同时都会有不少“熊孩子”不那么卖座。
例如这款上世纪80年代的TR1,它和后来大红大紫的XV750系出同门,却没什么销量而鲜为人知。不过在改装届,它仍然是一块好料。中级排量、V型双缸,链条传动可以方便地通过偏距垫片调整来适应大宽胎。
为雅马哈工作的荷兰人Roland Snel并非专业技师,但对于DIY这回事颇为热衷。在同事Shun Miyazawa“后院改装计划”的感召下,Roland利用业余时间重新打造了这辆32岁高龄的老车。
尽管干净利落的外观颇有复古风,但性能仍是“咖啡”不可或缺的主题。于是从一辆杜卡迪916上扒下来一套倒立式前叉,又移植了凯旋Speed Triple上的Showa后减震器,红色弹簧颇为激发肾上腺素。这操控,该是30年前不敢奢求的。
这还没完。看看这Ohlins钛尺、全液晶仪表,俨然一副现代实力派的样子。
车轮当然得改。编织轮辋采用Akront铝合金轮圈+不锈钢辐条,再配上本田GL1000的轴芯,颜值与性能兼顾。轮胎是象牌Roadtec Z8s运动旅行胎,现代化的设计令抓地力十足。制动仍为前盘后鼓,不过升级为Brembo对向4活塞卡钳+波浪盘,并使用了本田CB750的后制动鼓。
幸运的是,这台TR1的发动机相当整,全车仅行驶了2.9万公里。对发动机进行喷涂时,Roland发现机器内部非常干净,完全无需大修,仅处理了外观。黑色喷涂+金属色磨边的散热片,一直是对风冷最完美的诠释,同样的散热片被附加在变速箱两侧,更突显了这种风格。
化油器使用了Dynojet的产品,匹配的排气系统为MAC带陶瓷涂层的直排,简洁的布置腾出了空间,正好在后平叉下布置小巧的锂电瓶。
说完性能改装,就该到外观控的部分了。单独制作的后副车架,延续了整体平直而流畅的线条,其上安放Motolanna的皮革车座,油箱是从贝纳利上直接端过来的。车漆相当讲究,油箱和轮圈都采用了糖果色金属漆,车架采用黑漆喷涂并抛光;全车螺丝都换成了不锈钢产品,或者进行了镀锌处理。油箱上的雅马哈拉花和logo都是手工一点点涂的,谁能告诉《劲动力摩托》:“狼乱怒”是个什么鬼?和“杀破狼”有关系吗?
一个比较好玩的细节是这个脑洞大开的雅马哈logo。看出端倪了吗?原来的3个音叉被3样工具替代:大力钳、锤子和扳手。不知道Roland会不会被他的老板喊回去吃饭呢?
本文为《劲动力摩托》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劲动力摩托》苹果版和安卓版都已经上线了,赶快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