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问我为什么要去国外骑行?有很多种理由,但最印象深刻的应该尊重。
在我写这篇文章时,还看到一个国内拦摩托车的视频,有人在下面就说这种情况太常见了,我在想社会的环境为什么就不能尊重一个骑车的人?除了社会环境,还有车友之间的交流,陌生人对骑行的人的尊重,整个社会对骑摩托车的人包容,尊重一种出行方式和以这种方式出行的人。
正因为时常能感受到国内很多人对骑摩托的态度,对比较国外的态度,能感受到国外人对骑士的包容。骑行的人不是异类。
骑行是一种精神,一种骑士精神,对自由,对自然,对自我的探索精神。
意外是旅行的一部分。
旅行的行程可以安排,但天气是没办法预测的。不幸的是,我们遇到了澳大利亚70年一遇的台风,新闻报道鲨鱼都被挂到了岸上。这些天的澳洲骑行,我只想说,只有鬼知道我们经历了什么。也只有最后的两天天气不错。
骑行的过程中,很多风景很美,但更多时候我感觉,比风景更美的是人。当你骑车上路的时候,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们都会互相点头,或者做一个手势打招呼。
这时摩托车是一种交流方式,大家彼此问好。
骑行大洋路
旅行就是这样,有些景色就是不让你见到她的真容,大洋路在世界上也是排名前几的最美的几条沿海公路之一,但这次也未能见到她的完整面目,有点遗憾。
骑行大洋路时,来回两天,都是大雨。雨中在山里骑行,能见度就几米远,全身湿透的前行。但或许这就是旅行,都是一种经历。也正是这一天,我摔了一跤,我叫它“跪见12门徒”。
当我在一条小路上摔跤的时候,两个老外过来询问情况,确认我没事才离开。虽然不是第一次这样被老外帮助,还是很感动。
遇见悉尼
到达悉尼歌剧院。
在悉尼的时候,拜访在那边做租摩托车生意的张大哥,非常热心推荐值得去的地方和这次骑行注意事项,在他的介绍下,我们去到了百年摩托车博物馆,看到那些至今上百年的车,激动不已。
位于悉尼和布里斯班之间太平洋公路上,有一个人口仅有1500的小镇叫Nabiac,有所全澳洲最大的摩托车博物馆,里面收藏着800多辆不同时期,和品牌的摩托车,看到这些真的很感动,感动到想哭,那么老的车,还可以保存的那么好。还有看着很多骑手留下的东西,仿佛见到他们的一生。
因为台风的原因,骑行过程中很多路都被洪水淹没,所以经常要等水退完才走。
这个等待的时候,我们和国外人的心态差异就出来了。他们对于这眼前的洪水处变不惊,大家都镇定地在等待,有的甚至玩起了橄榄球。
而我们却是火急火燎的,没有那份从容。这是什么原因呢?也许是因为我们人口太多了,机会很少,每个人都争先恐后的,害怕在后面。我们这些年也发展得太快了,虽然中国原本有着从容的传统,但发展脚步太快,反而丧失了从容的传统。期待有一天,我们遇到一些状况的时候,也能是处乱不惊,安之若素。
旅行除了看美景,我还会在骑行的时候想一些问题。
俗话说的好,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和陈大哥都属马,刚好隔了一轮,我们都是做互联网这个行业,他是拥有好几家公司管理上百名员工的老板,我是一无所有的穷逼屌丝,我们是因为摩托车而认识,进而熟悉,成为朋友。在带上摩托帽之前,我们各自身上都有很多身份和标签。
这种身份的差异,让我在想,12年后又是什么样子?
骑行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修行和思考的方式,让我思考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我从陈大哥的身上学习,幻想着自己以后的生活,或许他也是从我身上看到他10多年前的样子。
我有恐高,不敢跳伞,但这次也算鼓足了勇气,为了划掉“遗愿清单”上的这一项。
旅程结束于凯恩斯跳伞,骑行结束,终究有许多不舍。
个人的极限和痛苦组成了这次的骑行,对于这次经历,我想起《在路上》中的一段话:
世界旅行不像它看上去的那么美好,只是在你从所有炎热和狼狈中归来之后,你忘记了所受的折磨,回忆着看见过的不可思议的景色,它才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