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现在注册 找回密码 切换到宽版
川崎北京金港店
宗申赛科龙
银钢摩托
天津善驰轮胎

威风堂机车网-论坛

查看: 5329|回复: 0

真实版的唐僧取经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0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有些人,生来特别有气质,比如陈祎。
因为特别有气质,所以一眼万年。
公元612年,隋帝国选拔僧人。考试是有年龄限制的,考生需要年满18岁。
那年,13岁的陈祎,偏巧不巧经过了考官的衙门前。考官觉得这孩子眉宇间有种脱俗的气质,确认过眼神后,便走上前搭话:
“你想剃度为僧吗?”
陈祎点了点头。
“出家意欲何为?”
“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不必翻译这句古文,也一样感受得到气场爆棚!
这气场,不亚于汉高祖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也”,西楚霸王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
考官就这样被征服,一边感叹“诵业易成,风骨难得”,一边宣布允许陈祎破格剃度。
于是,陈祎有了法号——玄奘。
02
众所周知,玄奘是唐僧的原型。
萌生出国想法之前,玄奘曾在国内云游了七年之久。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玄奘读的佛经越多,越困惑。庞杂的知识像毛线团缠一块儿,剪不断,理还乱。
直到有一天,他邂逅了某位天竺来的高僧。高僧告诉他,“佛的故乡”天竺,有处叫那烂陀的佛教圣地,住着无所不通的戒贤大师,一定能为玄奘答疑解惑。
天竺,是一个比西域更远的地方。古人觉得那里是世界的尽头,所以称之为“西天”。
玄奘决定去西天取经(乃誓游西方以问惑),只不过,他并未得到朝廷许可,更不是所谓的“御弟哥哥”。
玄奘和志同道合的高僧,曾经联名上书唐太宗,请求西行,惨遭拒绝。
当时,大唐和东突厥闹不和。为了防备东突厥搞间谍活动,朝廷实行“禁边”。(时国政尚新,疆场未远,禁约百姓不许出蕃。)甭说出国,即便出趟长安,也要手续。
玄奘请求西行,不仅被拒绝,还让朝廷盯紧了他。
但玄奘没有放弃,他在等一个时机。
公元627年,关中大旱。朝廷只得放任难民到别处乞食。玄奘混在难民队伍中,离开了长安。
玄奘一路向西,来到了凉州。凉州是边塞重镇,是“醉卧沙场君莫笑”的征战之地。
这座实行军管制度的城市,每天都有密探到处转悠。玄奘很快被举报了,凉州都督勒令他即刻返回长安。
玄奘没有从命,而是在当地佛教领袖的帮助下,昼伏夜行,潜出了凉州。凉州都督察觉后,发布了通缉令。
下一站是瓜州,玄奘不敢久留,无奈坐骑死了。
玄奘滞留在苦雨的瓜州城,满怀喋喋不休、时不我与的哀愁。
突然,不速之客来访。不速之客叫李昌,是当地地方官。
暴露了?玄奘来不及多想,李昌已经推门而入。
“您是玄奘法师?”
玄奘迟疑着要不要如实回答。
“您跟我说实话,我才能考虑如何帮您。”
玄奘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昌。
李昌拿出了发自凉州的通缉令,上面正是玄奘的画像。然后,李昌当着玄奘的面撕毁了通缉令,只淡淡地说了句“师须早去”。
原来李昌也信佛,才网开一面。
03
玄奘火速离开瓜州,来到城东的塔尔寺。陪伴玄奘的除了面前神圣庄严的大佛,还有身后如影随形的胡人。
“既跟随了这么久,何不结伴西行?”
胡人扑通跪地,直呼师父:“师父,弟子叫石磐陀,请师父为弟子授戒。”
徒弟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但玄奘欣然应允了。
受戒之后,石磐陀正式成为玄奘的弟子,并主动提出陪伴玄奘西行。
西行路上能有个伴,玄奘很高兴,两人约定城外相见。
次日,石磐陀如期而至,身后跟着一位老者。老者的手饱经风霜,犹如风刀霜剑在戈壁上划出道道沟壑。苍老的手,牵着一匹瘦小的枣红马。
“老施主莫非也要西行?”玄奘小心翼翼地问。
老者摆了摆手,“我是特来劝法师放弃西行的。瓜州往北,是一条大河,波浪宽。即便法师过了大河,还有春风难度的玉门关横亘在前。即便法师过了玉门关,还有5座烽火台。每座烽火台之间相距百里,中无水草。要想补充淡水,就必须冒着被射杀的危险来到烽火台下。即便法师过了五烽,还有八百里莫贺延碛!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
任老者如何劝说,玄奘不改其志,“贫道为求大法,发趣(通“趋”)西方。若不至婆罗门国,终不东归。纵死中途,非所悔也。”
老者明白了,眼前的人不畏死。既然如此,也没必要再劝了,竭力帮助便是。
“我这有一匹识途老马,法师若执意西行,请乘此马。”
这匹瘦小的枣红马,与《西游记》中的白龙马不可同日而语,但它在西行之路上,确实帮了玄奘大忙。
04
据说孙悟空的原型是石磐陀,而石磐陀确实有几把刷子。
石磐陀带着唐僧走了不少捷径,这天,他们绕过玉门关,并在当晚倚石而睡。
半梦半醒中,玄奘隐约看到石磐陀提着戒刀朝自己走来。
惊醒的玄奘自知不敌对方,索性起身端坐,闭目诵经,仿若入定。石磐陀反倒怕了,转身欲走。
这时,玄奘开口了:“你走吧。”
“前路漫漫,师父若被官兵抓住,怕会累及弟子。”原来石磐陀觉得抵达天竺不切实际,想中途放弃。又担心玄奘供出自己,才动了杀心。
玄奘当即立誓,即便被捉,也绝不说出石磐陀的名字。石磐陀这才离去。
玄奘孤身一人,继续西行。在大漠中跋涉了很长时间,第一座烽火台的轮廓终于映入眼帘。
烽火台上有手持强弓硬弩的守卒站岗,玄奘只能等待天黑。
夜幕降临了,玄奘借着夜色掩护,悄咪咪来到烽火台下的池塘取水。
就在玄奘猫腰把水囊探入池塘时,忽闻破空声响,一支利箭杵在玄奘跟前,差点儿射中膝盖。
玄奘知道自己暴露了,急忙高举双手:“我是从长安城来的僧人。”
两名守卒将玄奘带到了指挥官王详的面前,等待玄奘的,将会是一顿训斥?
05
命运女神再次垂青了玄奘。王详也是个佛教徒,对玄奘这样的高僧礼遇有加,不仅为玄奘备了足够的干粮和淡水,还建议玄奘直接前往第4座烽火台,因为那里的指挥官是王祥的宗亲。而其他烽火台的指挥官均非佛教徒,如果玄奘被抓,恐遭不测。
次日,玄奘告别了王详。一路向西,穿越五烽,终于跨过了大唐的国境线。
玄奘此刻的心情,如《三国演义》中从曹营逃脱的刘备:吾乃笼中鸟、网中鱼,此一行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受笼网之羁绊也!
呵呵,才怪。
国境线的另一边,是“八百里莫贺延碛”。碛,就是沙漠的意思。
据说《西游记》里的流沙河,原型是莫贺延碛。只不过,流沙河是沙与水的完美融合;而莫贺延碛和水不沾边,是妥妥的“尘与土之歌”。
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大漠,玄奘一头扎了进去。在大漠中行走,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远了,身后留下一道长长的足迹。然而,一旦起风了,足迹便消弭于无形。
为了节省体力,玄奘选择走夜路。白天,就找处阴影打坐;大漠的夜晚,似有百鬼举灯,灿若繁星,其实那是磷火(尸体腐烂自燃)。
玄奘在沙漠中迷路了,人一慌,就容易出乱子。玄奘不小心打翻了水囊,就在他打算原路返回烽火台时,当初那句承诺突然回荡在耳边——“贫道为求大法,发趣西方。若不至婆罗门国,终不东归。纵死中途,非所悔也。”
不回头,不回头地走下去。
渴极的玄奘看到了幻象。或许如《沙漠骆驼》所唱,他看到了“海市蜃楼”,看到了“魑魅魍魉”,看到了“阿拉丁神灯要倾斜,天堂地狱重叠,突然之间飞来一只蝴蝶”……
无人知道,玄奘是怎么挺过那滴水未进的4天5夜?
或许,佛觉得给玄奘的考验已经足够了,于是,那匹识途的枣红马奇迹般地找到了一片池塘。
06
几天后,玄奘走出了大漠,穿过星星峡,抵达西域第一座小国——伊吾。
在伊吾,玄奘屁股还没坐热,就收到了高昌国国王麴文泰的邀请函。高昌是西域第一大国,伊吾人不敢怠慢,迅速把玄奘送了过去。
高昌位于传说中的火焰山脚下,在这里,玄奘被视为座上宾。
某次宴会结束后,宾客纷纷鱼贯而出,玄奘也准备离开时,身后传来了麴文泰威严的声音:“法师,请留步。”
等人群散去后,麴文泰看着他:“法师,本王将任命你为国师,供养终身。本王要让全国人民都做你的弟子。”(令一国人皆为师弟子)
玄奘双手合十:“贫僧一心向西求法,此行不为供养而来。”
“本王也不想为难法师,无奈国中正缺一位导师,希望法师驻留高昌,指点迷津。”
玄奘摇了摇头。
麴文泰面露愠色,不耐烦地挥挥手:“法师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留在高昌,要么遣回大唐!”
接下来几日,玄奘绝食抗议。前3天,麴文泰亲自端来饭食,但玄奘始终闭目打坐。到了第4天,麴文泰察觉到玄奘气息衰微,再这样绝食下去,恐不久于人世。
终于,麴文泰被感化了:“听任法师西行,请法师早进斋食。”
不仅如此,在佛祖面前,玄奘和麴文泰结为兄弟。所以说,玄奘并非唐太宗的御弟,而是高昌王弟。
玄奘在高昌又小住了一段时间,期间除了讲经说法,还收了4位高徒。
临别的日子到了,麴文泰化身投资人,赞助玄奘一支三十余人的队伍,附带大量资金。
玄奘感激涕零,承诺完成取经项目,归来后一定驻留高昌,讲经3年。
07
要想到达天竺,必须翻越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古称葱岭。它还有一个更慑人的名字:不周山。
没错,就是共公怒撞的那片山。在古人眼里,不周山是撑天柱。
套用一个书名,玄奘即将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而且山上终年积雪,故又称“凌山”。
在今天,直升机随叫随到的情况下,碰上大雪封山,也是很危险的。更何况在古代,攀登雪山相当于玩命。
玄奘的队友,将近半数殒命于这趟翻越凌山之旅,其中包括他的两个弟子。
《大唐西域记》中,用“惨烈”这个词来描述寒风,还提到了“暴龙”,也就是雪崩。
然而,玄奘毕竟是玄奘,是那个孤身走过燥热大漠的玄奘。如今的他带着一支队伍,已然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对天竺的向往。
甭说雪山,哪怕是刀山火海,他也要去!
越过雪山,眼前是无边无际的中亚大草原,这里是西突厥的地盘。
前文说过,东突厥和大唐闹不和。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理念,西突厥可汗对来自大唐的玄奘礼遇有加。
况且,玄奘还是高昌王弟,西突厥可汗便给玄奘开绿灯了。只要在西突厥境内,玄奘可以畅行无阻。
玄奘一行人,走过了诗仙李白的故乡碎叶城,走过了镌刻着帖木儿大帝“谁掘我的墓,谁就遭殃”箴言的撒马尔罕,走过了依山而设的铁门关。
渐行渐远,终于抵达了天竺,看到了恒河。
当地人认为,在恒河中沐浴,可以洗净罪恶。然而,在这圣洁的水畔,玄奘一行人却被一伙强盗劫持了。
这伙强盗并不图财,图的是“唐僧肉”,当然不是给自己吃。
这伙强盗不信佛,在他们心目中,突伽是电、是光、是唯一的女神。而玄奘仪表堂堂,献祭给女神,再合适不过。
强盗们用树枝搭建了火葬台,玄奘被缚在台上一根木柱上。
强盗头子用特有礼节朝突伽女神像拜了拜,然后转身拿起一支油浸浸的箭,点燃后,拈弓射向火葬台。
火葬台一触即燃,强盗们开始围着火葬台唱跳。(想象的,非史实。)
玄奘听到了木材燃烧时的毕毕剥剥声,他闭目,心但念观音菩萨及《般若心经》。就在此时,《西游记》中最常见的一幕发生了,史载“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河流涌浪,舫船翻覆”。
强盗们惊惶了,以为此举得罪了突伽女神,玄奘遂逃过一劫。
08
公元631年,玄奘终于抵达那烂陀寺,也就是《西游记》中大雷音寺的原型。
那烂陀寺,堪比天竺的清华北大,这里云集了高僧大德,最高住持是戒贤法师。
玄奘在那烂陀安静地修学了几年,学有所成后,不满足的他又游学了天竺一遭。
等他想回故乡大唐时,有位僧人上门踢馆,肆意攻击《瑜伽师地论》。
戒贤法师已经年过百岁,不便亲自应战。那么谁来应战呢?
众弟子面面相觑,玄奘挺身而出:“我来。”
佛不提倡打打杀杀,不意味着没有切磋。
在1400多年前的古印度,仿若再现了武侠中的情节。月下的西门吹雪与叶孤城,草原上的姿三四郎与桧垣……
只不过,这次是在佛塔上。
切磋那天,雨打檐顶,宛若大珠小珠落玉盘,雨声再大,也盖不住辩经声。(想象的,非史实。)
最终,玄奘赢了,一战成名。
鸠摩罗王听说此事后,向玄奘伸出了橄榄枝,遣使邀请他过去讲经。
戒贤法师替玄奘婉拒了,因为那烂陀寺的几百号人由戒日王供养。虽说佛法讲究渡众生,但戒贤法师总不能砸那烂陀寺的锅吧。
使者灰溜溜地回去报告鸠摩罗王,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鸠摩罗王立刻召集大军,扬言要踏平那烂陀寺。
玄奘为了那烂陀寺,不顾自身安危前往。
差不多在这时,戒日王征战归来,听说玄奘跑去鸠摩罗王那儿,立刻向鸠摩罗王索回。
鸠摩罗王竟表示“我头可得,法师未可即来”,双方剑拔弩张,陈兵恒河两岸,战事一触即发。
戒日王是天竺实力最强的王,胳膊拗不过大腿,鸠摩罗王最终选择屈从,送还了玄奘。
09
接下来一件事,让玄奘的声名达到了巅峰。
戒日王举办无遮大会,与会者有鸠摩罗王和另外18位国王,及成千上万僧侣及异教徒。
无遮大会,也即宗教学术辩论会,由玄奘担任论主。玄奘主动提出,倘若有人能辩得过自己,必斩首相谢。
玄奘渊博的学识和破釜沉舟的决心,震慑了在场所有人。
虽然台下有部分异教徒对玄奘咬牙切齿,但大会进行到第5天,仍无人站出来反驳玄奘。
异教徒不敢与玄奘刚正面,就选择放冷箭。一场大火在恒河南岸蔓延开来,烧红的天空犹如佛在汩汩泣血。庆幸的是,玄奘下榻之所无事。
纵火案发生后,戒日王怒火中烧,可以将十三陵神路两侧的石兽瞬间烧为灰烬。戒日王一面严令捉拿案犯,一面宣布:谁胆敢侵害玄奘法师,就砍谁的头。
直到大会结束,无人站出来反驳玄奘。“躺赢”的玄奘,获封“大乘天”和“解脱天”,被大乘信徒和小乘信徒共同推举为大师。
10
尽管戒日王百般挽留,玄奘仍决定要离开了。
本来走海路更方便,但玄奘当年和高昌国国王麴文泰有个君子之约,所以,玄奘选择走陆路归国。
行至中途,一则消息震惊了玄奘:麴文泰已去世,如今高昌国已纳入大唐版图。
于是,玄奘径直回到了大唐。
公元645年2月,玄奘骑着白马抵达长安。长安刚下过新雪,朱雀大街的路面却一尘不染。上至公卿,下至布衣,夹道欢迎。
当年启程时,玄奘已是小有名气的佛门名驹。而今返回时,玄奘成了享誉全国的高僧大德。
想到昔日陪伴自己走过大漠的枣红马已作古,想到西行路上的种种艰辛和小确幸,玄奘的视线模糊了。
他抬手用衣袖拭泪时,余光恰好瞥到了西沉的冬日。
刹那间,山河路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秃子收车
碣石阿烈点单车 杜卡迪

QQ|手机版|小黑屋|威风堂机车网-论坛 ( 京ICP备17057880-1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042 )联系:13701124377

GMT+8, 2024-12-2 09:16 , Processed in 0.18443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