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现在注册 找回密码 切换到宽版

威风堂机车网-论坛

查看: 1180|回复: 0

2013 BMW R1200 GS 全新水鸟初体验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6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 BMW R1200 GS 全新水鸟初体验1

宝马摩托车今年进入国内市场的重头戏码,在于全新推出的大改款R1200 GS。全新的R1200 GS在去年的德国Intermot车展上进行发表,距离先前老款的大改款动作,长达九年之间!如此之久的产品周期,在现今汽车圈都算是相当罕见的现象,不过其主因是老款的R1200 GS在行路性、越野性、舒适度、耐用性等全方面的考量下,都是Enduro车型中表现最均衡的车型。

    写在文前

    很多人提到宝马摩托车,多数的第一印象都是其宽大、威武的大型摩托。很多人可能叫不出车型,但肯定都见过R1200 GS(大鸟)或者R1200 GS ADV。去年宝马专题中,我们曾介绍过一辆重度改装的老款R1200 GS ADV,这回我们再度体验一次全新到港的水冷R1200 GS。

    全新的R1200 GS外观上承袭了以往大鸟的风格,不过更像是一只来自未来的科技猛禽。然而对于外观的喜好,取决于每人的审美与主观意识,我也不做多余言词去包装外观设计!只是在美学的基础下,R1200 GS得益于人体工学与流体力学的不断进步,通过外观的整体设计,包含前挡泥造型、风挡、车侧整流罩、座垫高度、车把位置,皆有更严谨周密的创新设计,不管在风阻系数、降噪、骑乘舒适性等都有很大的进步。

    在新款水鸟的左右车身塑料挡板内,分别内置了散热水箱,但仅有右侧水箱具备散热风扇。

    全新的水冷引擎同样还是具备风冷设计,而进气系统则采用垂直进气设计,加速进气效益与提升动力性能。

    后摇臂沿用Paralever传动轴设计。不过由于本款车属于中配车型,因此没配置辐条钢圈。

    虽然没有BMW当家的真空辐条钢圈,但该款铝合金轮圈也采用中空设计,减轻轮下荷重。

    在左手车把除了拥有控制ASC、ABS与旅程电脑之外,还具备一个类似i-Drive的滚轮,可以进行四个方向的调整来控制GPS系统。

    新款R1200 GS后座还可具备前后调整的功能。

    后座的调整主要藉由座垫下的卡扣固定位置来进行前后微调。

    而前座也跟汽车座椅一样,可以进行座垫前后高低个别调整,只需透过简单的结构调整即可。

动力输出更臻完善

全新的R 1200 GS,采用全新设计的水平对置双缸DOHC引擎,并且应用了源自于F1的精准式风/水冷设计,有别于以往的风 /油冷设计。以往的旧款引擎除了引擎本体具备散热片之外,缸内的散热循环主要依靠机油循环来进行降温,新一代R1200 GS把机油改成冷却液 (除了发动机内部机油循环散热外),并针对引擎温度最高的缸头部位使用冷却液加强冷却。同时把水冷/风冷的比例,从原先的22%:78%,增加为35%:65%,且冷却液仅重1.2公升,从而也减轻了整体的重量。

此外,新款引擎的进气系统,还采用了垂直式进气设计搭配大容量的进气集气箱,利用行进时的进气惯性,搭配引擎运作的惯性负压,从而增加进气效益。同时进排气门也分别增加1mm,分别达到40mm、34mm,气门弹簧也采用短弹簧配置,加上轻量化凸轮轴、摇臂式气门控制设计,提升引擎的整体效率。

而以往水平对置双缸引擎比较让人诟病的运转左右抖动现象,这次在新款引擎方面也获得大幅度的改善!首先是曲轴轴承由原先的60mm缩小为55mm,透过高强度材质在不破坏原先的运转平衡的效果下,同时达到轻量化与减少运转时产生的震动。此外还采用了反向离合器设计,来消弭多馀的震动惯性,使得新引擎无论是在启动瞬间或者急加速时,都没有旧款引擎左右摆动的不适感。

而在大家所关切的引擎输出方面,新款车型动力达到125hp/7750rpm、125Nm /6500rpm。相比老款R1200 GS车型的110hp/7750rpm、120Nm/6000rpm,整体的输出更加出色。除了引擎经过全新的强化之外,传输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包含采用全新设计的湿式多片离合器加上滑动离合器的设计,除了有助于减少左手拉离合器杆的负担之外,在高速入弯时也能享受跟跑车一样,不补油连续降档的乐趣,不用担心后轮会出现抢胎造成的打滑现象。

新款的R1200 GS采用了前后LED光源配置,前面的LED大灯采用两组LED光源分别构成远近灯与日间行车灯。

在R1200 GS的动力模式上,在高配车型上(本车为经销商特别订制车款,虽然是中配车型却拥有动力模式)拥有五种模式可以切换。

前风挡可透过位于右边的旋扭进行高低调整,让骑士不用再花钱更换大型风挡。

电子制御系统来临

随著科技不断演化,摩托车也开始大量导入电子科技,而这专利也不仅限于跑车(MV Agusta F4、Ducati 1199、BMW HP4等等),这回在全新的R1200 GS也有不少电子科技上身,对于菜鸟级别更可以轻松上手,而对高手来说,则可以进行更细微的操控调整。

R1200 GS车身延续原先的钢管车架设计,加上全新设计的前Telelever+A字梁前叉结构与后EVO Paralever锻造铝合金单摇臂悬挂设计,前后悬挂的行程分别为190mm/200mm。然而在全新的R1200 GS车型上,还新增了Dynamic ESA动态电子避震器的设计,该套系统可以透过传感器感应前后轮的垂直运动与避震器行程变化,根据车速、驾驶状态以磁电机的方式自动让组尼针对路况作出最适当的回馈。

除了电子悬挂系统之外,BMW也提供了五种动力输出模式,包含道路、雨天、运动、越野与终极越野等五种动力输出。透过三种油门反应与ABS、ASC、ESA等电子系统提供更完美的模式,让骑士可以针对不同路况进行调整。值得一提的是,五种模式虽然动力输出方式不同,但是每种模式都可以保证提供125匹马力的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威风堂机车网-论坛 ( 京ICP备17057880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042 )-联系:13701124377

GMT+8, 2024-6-1 07:54 , Processed in 0.19822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