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76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
- 魅力
- 点
- 帖子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6-9-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它没有“品味”、“小资”、“高端消费”的光环,但是却头顶着“中国咖啡发祥地”、“活化石”等光环,环抱村庄的成片咖啡林便是这些光环的有力支撑。有了这些光环的存在,朱苦拉村逐渐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相传,一百多年前,有一个法国的传教士只身来到朱苦拉,在这里盖起了教堂,把从法国带来的咖啡籽种在教堂周围,于是这里就有了咖啡。喝着醇香、苦涩的咖啡,你不必刻意考证传教士到这里的目的,你可以遐想来自远方的咖啡如何在这里生根发芽结果,传教士初来时村民的诧异,以及如咖啡在陌生的泥土里生长一样的异族文化与当地文化的碰撞融合,以致和谐。
在朱苦拉村,还有着嘴剥咖啡豆的传统。
这里面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一位姑娘的心上人在战乱中受伤,姑娘上山采来红果子,无奈没有工具只能用嘴剥皮,制成香浓的咖啡,给心上人喝下,没想到竟神奇的加速了小伙的伤愈。
那么“二队咖啡”又是如何来的呢?这种相似,并非没有由来,而是有一点早年的亲缘关系,那就是宾川原为侨乡。早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众多的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华侨陆续归国,国家将他们安置在地理条件、风情、物产都与他们原住地相似的热区宾川,组建了太和华侨农场,位于宾川县县城东南部当时的宾川也以宽广、质朴而又热情的胸怀接纳了他们,由于大多华侨还保留着祖籍地和侨居国的生活习惯,也给当地居民传播了更新潮的思想和文化,在这其中,一对华侨夫妇推出的越式咖啡,深受者当地人的喜爱。
后来,二队咖啡慢慢发展成了众人皆知的咖啡老店,而“二队咖啡”里的这个二队,就是当时太和华侨农场的二队,一个归侨聚居之地。后来,这对华侨夫妇的儿子又把“二队”改成了“二对”,寓意“在对的时间,喝对的咖啡。二对咖啡老店规模虽然不是很大,经营的饮料也不全是咖啡,况且咖啡的种类也不是很多,不管怎样,人们已经习惯叫它二对咖啡了,仿佛是一种象征,一个标志。
二对咖啡看似简单,实则内蕴劲霸,苦中带香的醇厚滋味,不似西方咖啡那般黏稠光亮。这样的二队咖啡,难离难弃。坐在二对咖啡老店里看着窗外人来人往,轻松的音乐将自己与窗外的纷纷扰扰隔断,品着二对咖啡细细回味以往的岁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