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壹玖柒零——玛莎拉蒂、雪铁龙的灰色历史
时间教会了我们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就像那人说过的一句话,回忆是座桥,通往时间的牢,过来人朝花夕拾,回想起曾经的世界,总会感叹韶华易逝;感性的人即使没有渡过那个年代,但通过涉身处境,也能感受个中趣味,我们就来做一场梦吧,一场回到壹玖柒零的梦。
1970S前的玛莎拉蒂
简史1:若说意大利是跑车的王国,那玛莎拉蒂就是王国中的王后。没错,这家于1914年在博洛尼亚创立的意大利跑车公司有着比其竞争对手更加悠久的产业历史。在早期赛车史上,玛莎拉蒂的战车赢下过无数重要赛事,击败过诸多类似于Mercedes,AUTO UNION这样强大的对手,在30年代末被Oris财团收购后,玛莎拉蒂转向制造高品质、优雅的意式GT跑车,并一度成为意大利豪华车制造业的代名词。
简史2:在1957年的Mille Miglia一千英里公路耐力赛中,一台法拉利赛车在以二百五十千米时的高速经过奎狄佐沃小镇时,轮胎突然爆裂,导致赛车失控冲出赛道撞到路边的人群——这一事故造成了车手,领航员和十名观众丧生,这其中还包括五名儿童。这一灾难性的事故被媒体等同于两年前发生的那起勒芒悲剧一样大肆渲染,Mille Miglia赛事被取消,法拉利创始人Enzo•Ferrari被指控“过失杀人罪”而遭到起诉。 简史3:目睹法拉利受到的舆论压力后,玛莎拉蒂于1957年的Mille Miglia耐力赛悲剧后退出赛车运动,重心转向GT跑车的制造,期间的玛莎拉蒂3500GT、Ghia设计的Ghibili和Quattroporte都为玛莎拉蒂赢来了不少名誉。 简史4:1968年,濒临破产的玛莎拉蒂被法国巨头雪铁龙公司收购,Oris家族的Aolfo Orsi出任名义上的CEO,实权由法国公司掌握。 以上四个简史大致的描述了玛莎拉蒂在成立至七十年代初的一些主要背景。既然上文中提到了玛莎拉蒂是皇后,那么看过宫斗戏的都知道,无论皇后再怎么有花容月貌,总有一天是会被打入冷宫的,相同的事儿就发生在了玛莎拉蒂身上。
六十年代是跑车井喷式的一个时期。一方面,法拉利,德托马索,兰博基尼等厂商都拿出了主力车型竞争跑车王国的皇位,玛莎拉蒂也想分一杯羹,但由于多年的经营不善及造车技术的落后,“跑得快但质量差,品相好却技术旧”这种形象已经根深蒂固,受到冷落的玛莎拉蒂濒临破产。
另一方面,来自北边的法兰西王国的汽车巨头雪铁龙公司在多年主打平民市场后,想要改变企业形象,开始极力进军高端车市场,但无奈在引擎的研究上遭遇了瓶颈,这时雪铁龙需要通过合资甚至收购的方式去获取引擎上面的技术,所以雪铁龙看上了玛莎拉蒂,并于1968年完成了收购。 玛莎拉蒂加入法国公司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供了一台名为Tipo C114的2.7升垂直V6引擎(该引擎实为V8引擎减少2个气缸的V6引擎)给雪铁龙的新高端产品——雪铁龙SM。
这台车作为雪铁龙打入高端市场的先锋的的确确给他开了一个好头,关于这台车“SM”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我先来分析一下,“S”也许是指代于雪铁龙的S计划——作为雪铁龙DS系列的一个高性能分支,或者是“Sports”的缩写;“M”应是指代玛莎拉蒂,所以“雪铁龙SM”应该是雪铁龙Sports Maserati或者Project S Maserati的简称。
虽然雪铁龙SM推出后并没有在欧洲GT市场中赢得很多份额,但作为法国战后第一台GT跑车,SM的的确确为后来的法国跑车奠定了基础。
除了雪铁龙与玛莎拉蒂的联合,1968年还见证了另一个大型经济事件。雪铁龙公司的多年“上头企业”、最大股东米其林公司向意大利菲亚特公司出售了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其股份持有为PARDEVI控股公司,即Participation et developpement Industriels),意大利与法国两大巨头欲联合起来拓宽产品销售路线,继而统治欧洲平民车市场,有了背后雄浑的财政支持,雪铁龙公司在那几年新技术如井喷式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之时,又有跑车明珠玛莎拉蒂加入,几个公司自然干劲儿十足。 说回玛莎拉蒂,在完成收购的同年,玛莎拉蒂推出Maserati Indy——一台纪念玛莎拉蒂在印第安纳波利斯500大赛取得胜利的GT车型。同时,玛莎拉蒂和雪铁龙相关负责人通过了玛莎拉蒂“Tipo 117”计划(115和116分别是Ghibli和Indy)——一台玛莎拉蒂的中置引擎跑车。当时,兰博基尼已经有创世性的中置引擎跑车Miura,德托马索的中置引擎跑车Mangusta也来势汹汹,法拉利也在准备自己的第一台量产的中置V8引擎的跑车,也就是后来推出的246 GTS “Dino”。
第一台原型车于1969年制造完成,实车于1971年的日内瓦车展公布,刚一公布,该车便吸引了诸多跑车爱好者的倾心,玛莎拉蒂“技术落后,造型落后”的概念被一扫而空,这台车就是大名鼎鼎的Bora。 玛莎拉蒂Bora由大师乔治亚罗新成立的Italdesign设计,取名来自于亚得里亚海风。引擎则是玛莎拉蒂那台强大的C114垂直V8引擎,能够输出310匹马力。由于雪铁龙的介入,玛莎拉蒂足以使用所有雪铁龙的精密技术,其中就包括雪铁龙引以为傲的液压系统,这使得Bora刹车系统、弹出式头灯(翻灯)、及可调节的踏板和油门都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与其竞争对手不同的是,玛莎拉蒂Bora在具有天马行空的造型和动如脱兔的速度之外,也具有大型GT车型的舒适性——Bora具有很大的前置储物箱,空调,皮质中控和电动窗户一应俱全,强大的五速ZF-1变速箱(同期的Pantera,福特GT-40和宝马M1等超级跑车都配备有该变速器)与副车架一同结合在后悬挂上,上方的引擎由铝制引擎壳包住在引擎室中,并由双层玻璃隔开,使得该车的隔音效果非常好。 Bora的诞生打破了玛莎拉蒂一贯被别人看不起的形象,彰显着玛莎拉蒂的重生,Bora拥有的310匹马力毋庸置疑的令她成为70年代初期最强大的跑车,最高时速270公里和个性化十足的外观,使它到现在都深受收藏家青睐。
玛莎拉蒂没有被Bora的成功而弄得停滞不前,1972年,玛莎拉蒂将Tipo C114 V6引擎塞入Bora的车体,制造出了定位略低于Bora的中端跑车——玛莎拉蒂Merak。与Bora一样,Merak采用了许许多多雪铁龙的结构,实际上,Merak组成几乎全是来自雪铁龙——刹车,传动,转向,中控,液压等等,可以说玛莎拉蒂Merak就是一台玛莎拉蒂的雪铁龙SM。 Merak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法拉利308 GT4 和兰博基尼Urraco P250,由于Merak的亲民化,使得这台在动力上并不及其竞争对手的玛莎拉蒂在销量上超过了所有竞争对手的总和。 So Far So Good.七十年代初期,意大利人和法国人都可以喝着小酒吃着披萨手拉着手庆祝着市场的繁荣,玛莎拉蒂重生了,雪铁龙GS,DS,2CV在欧洲市场处于统治地位,头一次在销量上超过老朋友标致,处于法国汽车制造业第二的位置,并且直逼雷诺。
但这不是童话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雪铁龙的处境慢慢艰巨起来。1973年恐怖的世界能源危机爆发,欧洲的汽油均价由3美元一桶升至12美元一桶,汽车行业遭受巨大打击。法国公司首当其冲,三巨头裁员裁到政府都不得不介入管理,资金流通缓慢,许许多多员工露宿街头,雪铁龙公司在短期的繁荣后迎来了更大的经济危机。 同期,菲亚特公司在评估没有达到预期的利益后,将1968年所购买的由上文提过的PARDEVI控股公司(雪铁龙公司的拥有者)所控的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卖回给了米其林。此时的米其林也自身难保,与雪铁龙商议后,他们决定将雪铁龙公司和标致公司促成为一家公司。1974年6月24日,米其林宣布转交对雪铁龙的经济控制给标致公司,至此标致与雪铁龙合并,也就成为了如今的PSA。 合并后,标致在评估对大排量、高性能车型对于燃油税、排放税的一些缺点后,决定将玛莎拉蒂卖出,1975年,在罗马工业部门进行了最后的清算后,PSA将玛莎拉蒂卖给了德托马索。 17年后,德托马索(此时德托玛索经过了从克莱斯勒到菲亚特的几次易主)将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卖给菲亚特,1997年,菲亚特将一半的股权卖给法拉利;两年后,法拉利全额控制玛莎拉蒂。玛莎拉蒂这个法拉利多年的竞争对手,最终成为了法拉利旗下的豪华部门,之后又回到菲亚特旗下,直到近期又到了FCA的手中,这位跑车皇后的路途可谓是一波三折。 文章到这里就应该告一段落了。这次选的这个题材挺繁琐的,因为这是段比较空缺且灰色的历史,为了完成这篇文章我搜索了许多历史资料,也询问了老师们才得到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这段时间内,玛莎拉蒂、雪铁龙、菲亚特、米其林、标致、德托马索等厂商错综复杂的关系非常难树立清楚。加之这并不是一段辉煌的历史,玛莎拉蒂不愿意提及,雪铁龙也不愿意谈起,就连法国群众也对于这段合作抱有质疑态度,但好在产品是让人欣慰的,Bora、SM、Merak、Khamsin、Indy等车都在这么多年的洗礼中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王座,历史、政治、经济是会被人忘记的,往往发生在人身上的故事都会被时间慢慢抹去,但由艺术品承载的文化却是会被代代传承的,壹玖柒零的梦醒了,下一站在哪儿呢?
|